現貨庫存,2小時發(fā)貨,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
熱搜關鍵詞:
隨著高級駕駛輔助系統(ADAS)中GPU和ASIC算力的持續(xù)提升,其供電需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:更低的輸出電壓(<1V)、更高的負載電流、更劇烈的瞬態(tài)變化。在這些條件下,傳統多相降壓轉換器采用分立電感(Discrete Inductor, DL)方案已難以兼顧效率、瞬態(tài)響應與尺寸限制。為應對這一難題,ADI提出基于專利耦合電感(Coupled Inductor, CL)技術的解決方案,顯著優(yōu)化了低電壓大電流應用的電源性能。
在ADAS供電場景中,負載電壓常低于1V(如0.8V),而輸入電壓典型值為5V或更高。當發(fā)生卸載瞬態(tài)(load dump)時,驅動電感電流下降的電壓差僅為VOUT,遠小于加載瞬態(tài)時的(VIN – VOUT)。這意味著卸載瞬態(tài)響應速度受限,需依賴大量輸出陶瓷電容(COUT)來抑制電壓過沖。然而,增加COUT不僅提高成本與PCB面積,在汽車應用中也因空間受限而不可行。
此外,汽車領域對電磁干擾(EMI)的嚴苛要求迫使開關頻率(FS)通常高于2 MHz,這雖有助于減小電感值,但對電感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與傳統DL不同,耦合電感通過磁耦合繞組實現相間電流紋波抵消。其性能可通過品質因數(Figure of Merit, FOM) 量化:
FOM = (歸一化瞬態(tài)擺率) / (歸一化電流紋波)
對于分立電感,FOM = 1。而耦合電感通過優(yōu)化漏感(LK)與互感(LM)之比,可顯著提升FOM。ADI采用的Notch型耦合電感(NCL)結構,旨在最大化LM/LK比,從而在相同條件下實現更優(yōu)的紋波抑制與更快的瞬態(tài)響應。
針對VIN = 5V、VOUT = 0.8V、FS = 2.1MHz、8相系統的應用需求,ADI開發(fā)了NCL0804-4-R17四相耦合電感模塊。該設計采用4相構建塊(可級聯為8相),高度控制在4.0 mm最大值,滿足車載空間限制。
關鍵參數:
漏感 LK ≈ 17 nH
總電感 OCL = LM + LK = 100 nH
相間距 6.9 mm
如需NCL0804-4產品規(guī)格書、樣片測試、采購等需求,請加客服微信:13310830171。
實驗表明,NCL方案在效率與瞬態(tài)性能上全面超越DL:
電流紋波:相比DL = 32 nH方案,NCL紋波降低2.35倍。
瞬態(tài)擺率:NCL加載/卸載速度提升1.88倍。
綜合FOM:達到4.4,即在相同紋波下瞬態(tài)快4.4倍,或在相同瞬態(tài)下紋波降低4.4倍。
效率測試顯示,在5V轉0.8V、四相配置下,NCL方案比DL = 32 nH提升約2%,主要得益于更低的RMS電流和交流損耗。即使與更高電感值(DL = 100 nH, h = 6.4 mm)對比,NCL在效率相當的情況下,瞬態(tài)速度仍快5.9倍。
NCL方案的優(yōu)勢在于在有限高度內實現性能突破。若采用DL方案達到同等效率,需使用100 nH電感,但其高度超標且瞬態(tài)響應嚴重滯后。
未來,可探索將NCL置于PCB底部、緊鄰GPU陶瓷旁路的垂直供電(VPD)布局,進一步縮短功率回路,提升高頻瞬態(tài)效率。這種架構雖需重構系統布局,但有望成為下一代高密度車載電源的主流方案。
ADI的NCL耦合電感技術為ADAS等低電壓、高動態(tài)負載應用提供了突破性的電源解決方案。通過磁耦合實現紋波抵消與快速瞬態(tài)響應,NCL0804-4在4mm高度限制下實現了FOM 4.4倍的性能提升,有效減少了對輸出電容的依賴,為高集成度車載電子系統提供了高效、緊湊的供電路徑。